实车驾驶经验
缘由
原以为交规通过之后就是肌肉记忆的积累, 没必要动笔了. 但今天Luc在车上给我上的理论课让我意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, 各种经验, 还是值得记录下来
第6小时
-
进车后的调整顺序, 首先是座位高度, 标准为放下遮阳板后依然可见50m处路标牌为准.
然后是座位远近, 标准为左脚离合踏板足尖顶到底, 左脚跟触地, 此时左髋不上挺.
再后是座椅靠背, 要求臀部充分靠后,腰部有支撑但肩背不接触.
下一步是方向盘, 以不触腿为标准尽量拉近放下, 目的是使手臂在驾驶时处于松弛状态.
之后是后视镜和左右侧镜, 左右镜要注意自己车的部位尽量小.
最后当然是安全带. -
正常情况要检查轮胎, 冷却液, 雨刷液 等等之后才放心上车, 考试时这一切简化为按下锁闭车门键( F. detresse右方的那个键) 如果有门没关严, 红灯会自己熄灭. 若稳定红灯则说明车门都已锁死.
-
起步出库, 要退得尽量靠后, 减小出库过程车头转动角度
-
刚意识到, 目测右方路沿距离, 除了当初说的路沿线与右雨刷基部重合外, 右方后视镜里的情形其实是更为直观的佐证.
-
转向前的确认步骤, 为方便考官察觉, 应当三次点头, 对应后视, 左/右后, 过肩死角. 注意左/右后为最重要关注点
-
转弯技巧: 确认, 亮转弯灯, 对应手置于12点位, 注意手肘下沉, 直行到刚过弯, 再次确认横向无来车, 一把转90度方向盘, 车身改变直行方向后再两手交替行进,至转弯过半(跟车速有关)放松让方向盘自行滑动复位, 注意手与方向盘始终接触 (滑动而不是松开), 以便随时终止复位过程.
-
脚踏板的使用摒弃曾经以为的改变脚底与腿夹角的方法, 因太不可控;使用足跟触地后滑方法, 可精确制动.
-
起步不熄火要求最低车速为10km/h, 方法是挂一档半松离合, 一旦车身开动, 默数三下, 这时车速超过10km/h怎么踩放离合都不会熄火, 可以彻底松离合
第8小时
-
理论上换档速度为2档20kmh, 3档30kmh, 但3档优良换档速度实为40kmh, 4档60kmh, 5档80kmh. 此外,在实际操作时是几乎没有时间目视速度仪精确度量的, 所以换档机遇的判断靠耳朵, 听到马达轰鸣(不同于起步时微小的声音)就表示要换一个高速档. 起步后第一次轰鸣换2档, 再一次轰鸣换3档, 然后维持在40~60kmh区间, 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.
-
升速过程中稳松离合的情况仅发生在起步阶段, 一旦出现第一次轰鸣 (1档换2档), 可以迅速放开离合踏破, 车也不会熄火.
相对应的, 在降速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稳松离合, 以免熄火. -
油门一踩到底不会让车状态立刻改变, 所以没有必要顾虑. 换档时松档同时给油可以更快速的完成动作.
-
快速完成动作不到表手忙脚乱, 而是手脚都要一次到位(过程尽量短但没必要过分剧烈), 然后每个动作都做到准确.
-
转向前的确认动作两秒内完成, 死角确认要看到后座左右窗的后部
-
手握方向盘永远在水平轴以上, 直路无大转向可能的手放在3点9点, 弯路手放在2点10点, 大转弯手放12点和3/9点, 永远不再水平线下.
大转弯不要忘记两手交替实现过90°方向盘旋转动作 -
转向前先确认后亮转向灯. 绕行障碍物时也是一样
-
换档时手不可握紧手柄, 而应当伸平手掌, 用掌窝前后推动手柄,保证其落在应当在的位子, 以免混淆3档1档
-
掉头时点踩离合获取微弱动力, 猛打方向
第9小时
-
主要谈论刹车技巧, 要点在尽可能提前消除多数动量, 为自己留下尽可能多的缓冲余地, 但不可以一脚踩死.
-
完美的静止刹车不应当在最后出现点头, 方法是开始踩下大半腳刹, 汽车出现显著减速, 然后通过点刹的方式进一步减速, 直到完全静止
-
前方欲阻决定减速的动作分解:
松开油门, 此时发动机的制动效果体现
还有继续减速, 踩离合, 降档, 发动机制动效果增强
还要继续减速, 则踩腳刹, 配合降档, 直到速度达到预定效果. 注意降档过程中不能出现踩离合松腳刹的组合, 因为这样车轮既没有被马达驱动, 也没有被刹车片阻碍 , 处于失控状态, 属于大忌. -
Luc发火了, 因为我数次指处前方潜在危险, 这是对教练的不信任. 正确的态度是完全遵照教练要求行事, 否则就是分心, 起不到练车效果, 浪费金钱.
-
在不踩油门的情况下, 车速为所在档X10kmh.
-
曾经在知乎上试图寻找方向盘转角和轮胎转角的倍数比例, 现在才意识到两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, 原先一根转向杆上联方向盘下捅转向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, 据说F1还保留之这个结构. 简单说, 方向盘转过30度, 轮胎转多少度跟当前速度, 轮胎当前偏离轴向角度, 厂商, 品牌, 型号, 路况 etc全有关系. 结果只能定性不能定量, 反正比方向盘转过的角度小, 这里记作<30.
第12小时
-
主要目标是实现切换速度的平稳过度, 从开始的起步, 换二档, 超过40换三档, 遇路障踩刹车减速, 有时减到二档, 然后在红灯前停车, 换回一档.
-
最大的问题是脚无意识的放在离合板上, 减速时踩离合的坏习惯. 主要是怕熄火的心理, 但其实只要速度没有降到坎上, 是不可能熄火的. 正确的姿势是右脚踩脚刹, 听发动机, 有咆哮声时左脚再踩离合换速, 更多情况是不用换档就过了减速区了, 右脚再回到油门上加速, 整个过程左脚不动.
-
关于起步熄火的问题, Maurise展示了一个技巧: 踩离合, 挂一档, 此时左脚不松踩右脚油门, 发动机轰鸣, 轻松左脚离合, 一但车动左脚锁定, 右脚继续给油,直到车开出3米开外再松离合.
第13小时
-
过障碍减速时, 如果速度足够低, 可以直接踩离合降档, 否则要踩刹车降档, 此时右脚在降档结束前不可以离开刹车踏板
-
降档过程避免熄火的方法: 左脚踩离合, 右手换档, 此时左脚不可完全松开离合, 而要像起步时那样半放松并锁定位置, 直到车速明显被发动机控制(有一下震颤, 说明车轮转速与马达通过离合器同步了)再完全放开.
-
过转盘时对于转盘上是否有车的判断需要动态进行, 不是做题时的静止图片, 有车切入转盘, 就算还没有实现绕盘动作(车身还没有与转盘圆切线平行), 也应当算作绕盘车, 有优先权.
-
出转盘的时机判断很有意思, 车头指向出口的瞬间就应当走外线了,这样可以保证不会对其他车辆造成判断方面的困扰, 此时不忘打右转灯
-
Luc展示了上坡启动的技巧, 手刹锁定的情况下, 踩离合, 换1档, 踩油门, 感觉车向前窜的瞬间锁死双脚, 右手放手刹, 车辆平稳滑出.
第14小时
-
另外一种上坡启动技巧, 用于坡度不大的情况. 脚踩离合和脚刹的同时松开手刹, 轻松离合直到轻微震颤, 表明动力传输路径建成, 之后快速松开脚刹切换油门, 即使车暂时后退也不要紧, 关键点在左脚离合一定要锁定角度, 过松则熄火, 过紧则车不动.
-
手刹抬起时的好习惯是不用拇指按动棘爪联动, 使得抬起手柄同时可以听到锁扣的嗒嗒声,这对全凭听力判断车况至关重要, 一般情况小坡度4次嗒嗒声, 大坡6次.
-
下一步需要熟练掌握的是迅速的升档降档, 场景是距离前方30kmh限速牌二十米处, 要求从50kmh平稳降到指定速度, 在过牌时不超速, 但也不能低太多. 25以上. 我的出错点是因为知道前方有限速牌, 提前减速, 让后方尾行车辆猝不及防.
-
理论方面的一个要点: 所有障碍的穿越速度都是30kmh: 凸起减速栏, 人行道, etc;唯独过转盘 sens geratoire时的限速为20kmh
-
绕转盘直行的出错点: 应当津贴右侧转半圆出去, 而不是直插左道在切右道这种野蛮行径.
第18小时
-
主要问题有: 换档太不利索, 或者减速过早, 离红灯20m就踩刹车, 结果3档换2档的步骤被跳过, 直接停车了; 或者起步很久才换上2档, 被后面超车.
-
转弯时踩油门实为大忌, 慢慢转, 不着急
-
减速技巧, 其实用离合就可以简单控制速度, 目前还不习惯
-
油门离合一起踩的老毛病
-
放松, 专注, 好运
第20小时
-
终于过关第一阶段,比预订整整迟了10小时, 主要是眼手配合方面的问题
-
关于降速离合的操作, 今天Syrile讲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: 速度表不可取, 应当直接看马达转速表. 想想也是, 离合器作用于马达和车轮之间, 用于尽量小损耗的传递能量, 至于能量有多少转换成车速, 实在有太多的牵扯因素: 车速, 坡度, 风阻, 车况, etc. 原先所谓40升3档, 30降2档的情况仅限于平地. 看马达转速表就没有这些干扰, 到1则降, 逢2就升, 匀速行驶, 保持1.5.
-
降档减速, 马达转速为1, 换档, 之后pointinage, 类似起步的锁死离合刻度, 直到平稳后再松开
-
灯的用法: 停靠路边先打右转灯再减速
-
灯的用法: 掉头时踩住离合挂1档, 方向盘往左打到头, 前后无车, 最后亮左传灯, 缓慢转弯
-
升三档防止误操作到一档的方法: 先空档point mort在向右使力前退到三, 分两步走.
-
倒车时, 前后看, 频率3秒一次
第21小时
-
降速减档的问题, 可以和缓慢刹车同时进行, 减短操作时间
-
Fannie提出的一个好方法, 在纸上列出一个情景下需要进行的操作和步骤, 然后脑海重现
-
过弯减速的正确操作: 离路口10m左右缓刹车, 不要太早, 5m左右踩离合继续减速, 理想状态是过弯瞬间速度小于10kmh, 观察同时切换一档, 起步, 迅速加到2档
-
时速20kmh完全静止的刹车距离小于2m, 可视为安全速度. 想停就停
第33小时
今天Luc只让我傲完成小路上行驶这一件事,包含内容包括
-
起步前的观察,左转指示灯,死角确认
-
确保正确的行车线,不太左以免挡超车或来向车道,也不太右以免掛静止车后视镜
-
及时升降档位,包括行驶挂二档,过弯(窄,挤,不清)一档,大路行驶三档及以上
-
过弯时的正确步骤:
左转:观察三点(左右镜,后视镜,死角),打转向灯;若双向车道靠右,有左转道上道,若单向道靠左,靠近路口处同时降档减速,先左后右,左死角观察,然后走到实在不能再进一步的地方,打左方向,溜右侧前行
右转:观察三点,打转向灯,靠右降档减速,先左后右,右死角观察,然后贴人行道右转 -
过路口判断我是否有优先权
什么标志都没有,右车优先
倒三角,右车优先
红停,左右车都优先
不可混淆行人斑马线和左右必停车的直角框
红绿灯,我绿则我优先 -
窄路迎面来车,即使我优先仍应当减速慢行
-
窄路口,拥挤路口,不详路口转弯,降到一档,但要在到路口时再做此动作
-
过路口,先左后右观察,但不必停车,慢速滑过
-
早就应当想到但终于第一次实践的技巧, 挂一档时,即使没踩油门也不应当熄火,因为发动机系统会最低给油。此时速度大约是10kmh。如果希望以更小的速度行驶,可以半踩离合,使得发动机传动到轮胎上的有效功率进一步降低。
低速过弯,泊车,倒车等可用此技巧。